南昌新闻网讯 在南昌大街小巷,文明服务的温暖画面随处可见:公交驾驶员耐心等候老人落座才启动车辆,网约车司机主动下车帮乘客搬运行李,外卖骑手在准时送达后的一句“祝您用餐愉快”让人心头一暖……这些细微之处的文明之举,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整座城市,让英雄城的文明底色愈发鲜亮动人。
车轮丈量城市 言行皆是风景
在南昌西站网约车停车场,网约车司机牛富超停稳车,手机响起了提示:“乘客已到达约定地点,请确认上车位置。”两位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乘客正四处张望,“是尾号9648的乘客吧?”他立即上前接过行李:“您好,箱子我帮您放。”
关好后备箱,牛富超贴心地提醒:“请系好安全带,我们准备出发了。”行车途中,听说乘客是第一次来南昌玩,牛富超主动当起了“导游”。
“过八一大桥后右手边就是滕王阁,建议你们傍晚去,那会儿不热,既能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还能欣赏赣江两岸的灯光秀。”行至八一大桥时,牛富超稳稳把住方向盘,右脚保持均匀的力度,让车身始终保持着匀速,让乘客能从容地举起手机拍照。
“真没想到一下高铁就感受到了南昌的温暖!本来还担心人生地不熟,结果从上车开始,司机师傅又是帮忙搬行李,又是详细介绍景点,连行车都这么平稳,让我们这些外地游客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乘客李女士放下手机,由衷地说。
这一幕生动展现了南昌市开展文明服务培训的显著成效。前不久,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精心组织举办了“爱我英雄城 见我文明行”集中培训,邀请江西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江西省人力资源协会会长杨颖为50余名新就业群体代表授课。从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应确立的重要思想理念和职业形象定位、礼仪的基本原则、礼仪的基本规范、应有的服务意识和态度、学习礼仪的方法等方面为新就业群体进行培训。
“以前觉得开车就是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现在明白了我们网约车司机还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服务水平,更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自豪感”牛富超笑着说。
楼梯间的奔跑 订单外的温度
傍晚时分,天空突降暴雨。骑手王磊接到一个送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角洲院区的跑腿订单,备注写着:“病人刚做完手术,麻烦送到住院部5楼。”
到达医院后,王磊发现电梯前排着长队。他立即给顾客打电话:“您好,电梯人多,我走楼梯给您送上来,大概需要5分钟。”
“太感谢了!”客户在电话里连声说道。
王磊快步爬上楼梯,被雨水打湿的裤腿黏在小腿上,每迈一步都发出“啪嗒”的声响。他左手紧紧攥着袋子的提手,右手扶着楼梯扶手借力,一下也不肯停歇。
轻轻敲门后,一位面容疲惫的中年女士开了门。“这是您要送的东西,我检查过包装很严实,没有被雨水打湿。”王磊说。
“祝您的家人早日康复。”临走时,他顺手将门轻轻关上。
在南昌的大街小巷,像王磊这样的跑腿骑手、外卖骑手和快递员们正用点滴行动诠释着新就业群体的文明担当。他们不仅是物品的配送者,更是城市温度的传送者。当电梯拥堵时,他们选择负重疾行;当客户不便签收时,他们主动寻找最佳交接方案;当遇到特殊需求时,他们用细致的服务化解难题——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背后是对“准时必达”的坚守,是对“服务至上”的践行,更是对“文明同行”的生动注解。
新就业群体用辛勤的汗水、奔波的脚步串联起城市的烟火气,悄然为城市注入温度。在南昌市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开展的“骑手文明课堂”“安全教育课堂”上,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他们尽心为市民群众提供服务,弘扬文明、传递温暖,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风景线。(洪观新闻记者 吴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