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科研苗圃药飘香

时间:2025-03-21 07:23:00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走进乡村看振兴】

光明日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光明日报通讯员 朱浩龙

“今年室内温度和土壤湿度把握得比之前好,幼苗比往年早发十天!”3月17日清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致富带头人朱忠孝走进苍术育苗基地,手指轻触刚破土的嫩芽,露出满脸欣慰。

建庄村地处子午岭腹地,山高林深,以玉米、土豆为主导产业,曾是黄陵县十三个贫困村之一。如今,中药材种植不仅让建庄村焕发新生,还发展成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变化的背后,是建庄村党支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村支书张海灵回忆,2015年,村“两委”考察市场时发现,北苍术耐旱、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但村民却顾虑重重:“药材好不好种?”“能卖出去不?”“万一赔了咋办?”经过几番探讨,村党支部决定通过致富能人“想法子”、村集体“开方子”、村班子“蹚路子”,探索苍术种植。

“有党支部的支持和引导,我们信心满满、动力十足。”作为村里最早开始种植苍术的致富能人,党员朱忠孝介绍,他们引导村“两委”成员、党员以及在产业、技术、营销、经商、劳务方面有帮带能力的“五类大户”积极发挥作用,看到首批23户村民的苍术试种有了效益后,其他村民也都跟着干了起来,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在谈及苍术的种植技术时,朱忠孝坦言:“刚开始摸索的时候,都是自己上网查询关于药材种植的技术知识,但苍术育苗一般需要两年左右时间,人工成本高,如果遇到极端特殊天气,幼苗往往受损严重,技术仍然是制约我们产业发展的瓶颈。”

对于技术制约问题,张海灵对记者道:“3年前,通过县里相关部门牵线和柔性引才政策,我们村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请他们提供苍术专项技术服务和品质保护研究,着力解决技术难题。”

有了科技加持,建庄村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通过产学研融合,建庄村为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牛俊峰团队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牛俊峰团队在进行科研的同时,为建庄村提供苍术生产标准化研究、技术服务指导、品质保护研究及苍术品牌推广,双方实现了良性互动发展。

牛俊峰每次来到建庄村,村民们都围着他请教各种问题。令他惊喜的是,这些问题越来越细致与专业,他感慨道:“有了地方政策和基层干部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持续投入科研力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

有了高校科研力量,建庄村不仅建起了80亩苍术繁育产学研示范基地和1200平方米日光育苗棚,还拥有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在这个示范基地的种质资源科研试验田里,试种着来自5个省份的25个苍术样本,为苍术种苗的优选优育提供参考。此外,为破解规模化种植瓶颈,苍术与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粮药套种”,与丹参、艾草等中草药的“药药套种”等多种试验也在同步进行中。

育苗技术的突破,带来了苍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大田育苗相比,大棚育苗因为湿度、温度可控,周期缩短了1年,大田1亩地育苗量为15万株,而大棚1亩地育苗量达30万株,大大降低了成本。”牛俊峰说。

走进建庄村村委会,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药香。“这是用苍术制作的香薰、精油、香水,都是我们的苍术新产品。”说话间,张海灵拿起一瓶香薰招呼记者体验,并指着瓶身的“建庄苍术”介绍道,“这是去年10月刚注册的村集体品牌商标,我们要把苍术产业做成品牌、做出规模。”

“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我们抓育苗保品质、抓销售拓产业、带农民种植促群众增收,在保障苍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张海灵说。

目前,建庄村已种植苍术3150亩,带动周边村组种植6000余亩,已初步形成育苗、种植、初加工、购销产业体系,中药总产值预估4500万。建庄苍术育苗、种植基地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和“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

三月春耕,药草飘香,春风过处,北山披绿。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春天里,建庄人正用勤奋不断写就更多幸福故事。

建庄村育苗棚里,工作人员在查看幼苗长势。资料图片

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在建庄村田间研学。资料图片

相关推荐
积极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大模型合作与治理

积极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大模型合作与治理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全球南方国家、文旅产业、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赵振华: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指出,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

2025-09-10 11:33:00

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举行 济阳区作重点推介

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举行 济阳区作重点推介

8月31日,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在济南举行。济阳区委书记秦蕾共同启动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基金,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友进从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对外开放、亲商爱商五个方面向广大企业家发出诚挚邀约。王友进指出,当前合作区产业聚集成势、特色鲜明,紧紧围绕食品饮料、智能制

2025-08-31 19:44:00

从代工贴牌到集体上榜“CBI线上500强”!广东家居凭什么逆势爆发?

从代工贴牌到集体上榜“CBI线上500强”!广东家居凭什么逆势爆发?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家居产业从“三来一补”的代工模式起步,佛山顺德的家具工厂、东莞的制品加工厂、中山的灯具制造厂星罗棋布。它们曾经默默无闻,却是许多国际大牌的“幕后英雄”。而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广东制造”正悄然变身“广东创造”。近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CBI5

2025-08-28 18:17:00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即将全面正式投用!迎4000余名新生报到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即将全面正式投用!迎4000余名新生报到

【来源:北京通州发布】8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全面正式投用誓师动员大会举行。这标志着通州校区全面正式投用已进入最后倒计时。28个教学机构将正式进驻,4000余名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将报到入校。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曾披露通州校区未来是学校的主校区。党建领航新时代多校区发展战略作为北京城市副中

2025-08-22 16:58:00

“东融西联”擘画“创链未来”新图景,“看见中国·青浦”微访谈首站走进赵巷

“东融西联”擘画“创链未来”新图景,“看见中国·青浦”微访谈首站走进赵巷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承载六千年崧泽文化底蕴的青浦区赵巷镇,正以“东融西联”之势融入国家战略,以产业创新之力提升发展能级、以乡村振兴之风吸引文旅流量,加速从传统商贸重镇向创新枢纽节点城镇转型,并以“创链未来”目标,绘就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图景。8月20日,由青浦区委宣传部、上海广播

2025-08-20 2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