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在这节课中,老师主要帮助同学们的习惯养成,希望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新学期伊始,在保山市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五(6)班的教室里,朱乙青老师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这一刻,是她16年教育生涯的缩影,更是她“用初心赴热爱,以匠心育桃李”的真实写照。

因材施教的科学育人法
2009年,朱乙青踏上三尺讲台,便将“坚守初心、用心育人”刻进职业信念。16载春秋流转,从初登讲台的青涩热忱,到深耕教育的沉稳笃定,岁月虽在她的发间留下微霜,却从未改变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执着。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朱乙青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内向敏感的孩子多鼓励,帮助建立自信;对调皮好动的孩子通过趣味活动调动学习兴趣。她深耕课堂教学,注重课后交流,运用家访、沟通等多种方式,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认为教孩子们学会如何学习,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孩子们学会如何学习,那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远比在课堂上掌握得多。”在朱乙青的理念中,“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为关键。

不仅是老师,更是“知心妈妈”
在教学中,朱乙青用风趣幽默的授课方法,通过讲述生动的例子,融知识于游戏中,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五年级(6)班学生普雨佶说:“朱老师是一位耐心、细心又有爱心的好老师。课堂上,她幽默风趣,常常举例子帮助我们理解问题,还经常约我们玩小游戏,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朱老师还时常告诉我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它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还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朱老师对教学超用心,她总是鼓励我们思考知识点,讲得清晰易懂,还能用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活动让我们爱上学习。朱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我们会和她分享自己的烦恼,他总是能给我们很好的建议,我们都非常喜欢她。”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五年级(6)班学生唐煜心说。
在学生的眼中,朱乙青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耐心、细心又有爱心的“知心妈妈”。“朱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我们会和她分享自己的烦恼,她总是能给我们很好的建议。”朱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关爱学生,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永不止步地自我提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朱乙青始终坚信,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为学生点亮成长之路。在乡镇学校工作期间,朱乙青积极钻研教材,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制定育人方案,打造40分钟有效课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调入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后,她主动向其他教师请教,积极参与各项技能培训和课题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打磨能力。

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施艳菊说:“朱乙青老师以笔尖在桃李芬芳的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用墨香浇灌出朵朵智慧之花。她深谙教育艺术的精妙,饱含深厚的教育情怀,更以卓越的教育智慧成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标杆典范。”
硕果累累的荣誉之路
因工作成绩突出,朱乙青连续4年获评学校“最美班主任”,所任教的语文学科连续4年斩获“教学优胜奖”。她积极参与精品艺术课遴选活动,连续斩获佳绩;2024年7月,在保山市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24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25年7月,被昌宁县教育体育局聘请为昌宁县2025年暑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小学公共通识课程授课专家。
“朱老师为人和善、谦虚好学。在生活中,她以慈母般的关爱呵护着班里的每个孩子的心灵。在教学中,努力践行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她是我校启迪智慧的良师,更是无私奉献的榜样,彰显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风采。”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徐艳春说。

做教育沃土的“守望者”
16载春秋流转,从初登讲台的青涩热忱,到深耕教育的沉稳笃定,岁月虽在发间留下微霜,却从未改变朱乙青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执着。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我们要用心浇灌、耐心等待,孩子们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朱乙青说,“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将继续带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做教育沃土上的‘守望者’,用智慧点亮学生梦想,用爱心滋养童心,以终生奋斗的姿态践行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杞艳芹 陈娜 方成欢 摄影报道
视频由昌宁融媒提供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