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用大象粪便做甜品,一餐厅被立案

时间:2025-04-13 10:40:00

近日,上海一家人均3888元、用大象粪便做甜品的餐厅走红网络。据报道称,这家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并将展开后续调查。

每晚仅开一桌12席、人均消费3888元、15道菜品不定期更新、主打还原原生态的雨林味道……噱头不少、包装精致,可谓吊足消费者胃口。但有财力者前往一试发现:一块蜂蜜味的冰,一碗模拟寄生花腐臭味道的糊糊,甚至还有竹虫、酸蚂蚁和“鲜花插在象粪上”,其中这道将大象粪便消毒干燥碾碎做成的甜品更是饱受消费者和网友吐槽——简直是“拉了一坨大的”。

经初查,该单位于2025年2月份开始正式经营,其从外地购进竹虫、蚂蚁、大象粑粑作为食品原料,制作成菜品提供给消费者食用。尽管餐厅声称大象粪便经过消毒干燥处理,但到底是何种程序消毒,且能否达到安全食用的标准都尚未可知。从法律角度而言,有律师表示大象粪便未被列入国家食品原料目录,且其作为动物排泄物的属性天然具有潜在污染风险,即使经过消毒处理,也需经法定程序认定为“食品原料”才可使用。可以说,该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立案调查,一点都不冤枉。

回顾该餐厅的一些运营细节,称得上是近年来餐饮行业过度包装的典型案例。从网友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餐厅内部绿植环绕、水雾弥漫,顾客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同时多个楼层、房间都被设计成与菜品相关的不同主题。为了让顾客用心“啃叶子”,可谓在装修设计上下了血本。有网友感慨追求这种“体验感”也不是不行,但人均近4000元的“门票价”,岂不是去趟云南亲身体验更有性价比?归根结底,一家餐厅把餐饮项目做成“观光项目”,实则是给自己披了件皇帝的新衣,借着高大上的噱头收割消费者,给菜品量少味怪、不卫生找了一块号称“原生态体验”的遮羞布。

消费者自然乐见独特的饮食体验与餐饮文化,但这终归都要遵守“入口之物必须安全”的规则。一家餐厅,食品必须安全,更遑论其中有些可能都不算食品。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这一最基本认知都没有,就搞创新、玩概念,包装造势、谋求流量,显然是一种极为浮躁的表现。从长远来看,企图靠“雨林体验”作为餐厅优势来打出差异化,实则也是一锤子买卖,毕竟多数消费者不会想再花费将近4000元去体验这种“新鲜感”。说到底,菜品可口、服务周到才是餐饮经营真正的吸睛实力。

餐饮行业类似的博眼球式营销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手打海王柠檬茶”违反广告法、“猛男餐厅”违反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此次“象粪甜品”触犯食品安全法更是直接打破作为餐厅的底线。心思都花在如何猎奇上,最后竟连猎奇的功课都没做好,更别提老实修炼菜品、服务本身的内功了,这样的餐厅“凉凉”也是必然。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评论

编辑:聂粤

相关推荐
三伏贴“圈粉”年轻人 专家提醒莫当成“许愿贴”

三伏贴“圈粉”年轻人 专家提醒莫当成“许愿贴”

新华社南宁7月25日电近年来,三伏贴这一古老的“中式养生”方式在夏日里持续升温,并且“圈粉”了不少年轻人。三伏贴可以“对冲”掉经常熬夜、喝“小甜水”的伤害吗?一些年轻人对三伏贴的功效寄予厚望,甚至将其作为一种抵消不良生活习惯所带来危害的良方。专家提醒,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也不是“许愿贴”,科学使用

2025-07-25 20:13:00

打出防汛抗旱“漂亮仗”

打出防汛抗旱“漂亮仗”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广大基层干部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时刻绷紧以人为本的“思想弦”、以预为先的“责任弦”、闻讯而动的“行动弦”,确保防汛抗旱路上“一丝不

2025-07-25 07:21:00

当心!快手、淘宝等平台出现诈骗店铺 故意发错货实施诈骗

当心!快手、淘宝等平台出现诈骗店铺 故意发错货实施诈骗

从网上购物遇到货不对版,找客服解决是再常规不过的操作。可最近,售后服务也成了一种诈骗引流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北京市反诈中心7月12日曝光最新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在网上开店卖货,故意发错货或寄发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再以售后补偿名义引诱事主做任务实施诈骗,消费者须提防“假理赔”骗局。前不久,事主李先生在社交

2025-07-12 19:34:00

CE、RoHS……电子产品这些标识啥意思,消费者看不懂

CE、RoHS……电子产品这些标识啥意思,消费者看不懂

近日,无3C标识充电宝禁上国内航班新规引起消费者对产品认证标识的关注。消费者在查看有无3C认证标识时,也对CE、FCC、RoHS等许多由英文字母组成的标识和火苗、箭头、垃圾桶等图标产生兴趣。“这些标识都代表什么意思?”有消费者提出疑问。调查“这堆图标啥意思?”近日,记者在东方新天地商场的一店铺内看到

2025-07-12 09:03:00

“爆炸桃”实为瑕疵品,网红水果的噱头狂欢该降温了

“爆炸桃”实为瑕疵品,网红水果的噱头狂欢该降温了

作者:孔德淇“甜到爆炸!稀有品种!”近来,电商平台上表皮布满裂痕的桃子凭借“爆炸桃”名号与“比普通桃子甜5倍”的宣传成了热销网红。可撕开噱头外衣,真相令人咋舌:这些“稀有品种”实为天气异常、管理疏漏导致的裂果,是批发商筛选后弃用的残次品。在农产品流通中,裂果向来是“麻烦制造者”。其表皮破损易滋生细菌

2025-07-10 1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