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容城#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一、神话与地名传说
1. 容城县名由来
相传道家始祖容成子曾踏龟背观测星象,受龟甲纹路启发绘制阴阳道纹。周文王据此演化八卦,感念其贡献,封其后人于“易家”之地。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此地荒芜,汉代谐音转意定名“容城”,寓意包容与传承。另有西汉儿谣“燕南陲,赵北际,中间不合大如蛎,唯有此间可避世”,暗指容城如牡蛎般庇护百姓。
2. 拒马河与神鞭引水
传说拒马河原名“狼牙河”,因河道狭窄常泛滥成灾。一位仙人以神鞭劈山引水,河道拓宽后水流平缓,百姓得以安居,遂更名“拒马河”。此河后成为宋辽边界,见证杨六郎抗辽事迹。
二、历史人物传说
1. 杨六郎与晾马台
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六郎)镇守边关时,于容城晾马台村筑高台晾马,遗址今存。传说其驻军时人困马乏,发现一口砖井,杨六郎以神力扳弯井壁,泉水喷涌解三军之渴,井得名“歪脖井”(“文革”中毁)。明月禅寺内设六郎殿,供奉其塑像,尊为“延昭护法尊者菩萨”,并绘有杨家将全家画像,此乃佛教道场罕见之景。
2. 杨六郎巧设牤牛阵
为退辽兵,杨六郎以牤牛角绑利刃,尾系火把驱入敌阵,大败辽军。西牛村因此得名,村中至今流传“牤牛破敌”的传说。
3. “容城三贤”传奇
刘因:元代儒学大师,幼时得神马送儿至学馆,后创“静修学派”。传说其陵墓前洪水绕行,称“贤冢洄澜”。
杨继盛:明朝“第一谏臣”,幼年即显才华,曾以对联讽喻权贵。因弹劾严嵩被害,临刑赋诗“丹心照万古”,后世建旌忠祠纪念。
孙奇逢:清初大儒,传说夜遇仙人“大马猴”指点学问,迁居河南辉县后仍心系故土,魂归容城。
三、风物与奇谈
1. 千年古柏与明月禅寺
晾马台遗址上的古柏树龄逾千年,传为唐代建寺时所植。其树瘤形似大象、金蟾,且树干曾流“血”吓退日军。寺内唐代“万年石”时渗水珠,成因未解。
2. 八王坟与赵德芳
宋代八贤王赵德芳曾至容城劳军,客死此地,葬衣冠冢“八王坟”。民间传其墓有灵,护佑一方平安。
3. 白洋淀传奇
烧车淀:北宋时辽兵入侵,百姓以芦苇为障,火烧敌船,淀名由此而来。
捞王淀:乾隆帝游淀落水获救,赐名纪念。
4. “歪脖井”与龙王庙
除杨六郎所扳之井外,另有“龙王跑”传说:龙王行雨失误致灾,化身老翁谢罪,百姓建庙供奉,井水甘冽不涸。
四、抗战与红色记忆
1. 杨瑞森殉国
杨继盛后人杨瑞森于抗战中率游击队员抗敌,被捕后受酷刑不屈,牺牲时年仅29岁。其事迹载入烈士塔碑文,成为容城抗日精神的象征。
2. “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容城子弟
胡德林、胡福才为容城人,与战友跳崖就义,壮举载入《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容城卷》。
五、民俗与生活传说
1. “一窝风”小白甜瓜
传说一农夫救受伤白鹤,鹤衔甜瓜种子报恩,所产瓜果香甜异常,成为容城特产。
2. “二鬼摔跤”起源
明代两兄弟为争家产扮鬼互斗,惊醒后人,遂成民间社火表演,寓教于乐。
容城的传说故事融合神话想象与历史真实,既体现燕赵大地的慷慨悲歌,又彰显百姓对英雄的崇敬与对自然的敬畏。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