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捕捞小龙虾。记者李忠波 摄

刚捕上来的小龙虾腹部洁净透亮。记者李忠波 摄
近日,记者走进灌阳县文市镇西就村塘村屯面积20余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连片水塘波光粼粼,水面下嫩绿的水草随波摇曳,一只只小龙虾正悠闲地穿梭其中,好一幅生态养殖的生动图景。
“先养水、再种草、后养虾,这是我们打造小龙虾‘高端样本’的关键。”基地负责人文衍龙一边抓起一只壮硕的“炮虾”向记者展示,一边介绍道,“这种单只重量超60克的‘炮虾’,属于行业最高等级。我们基地自2023年3月开始养殖,一年最多能养殖四批,产量和品质都有保障。”
得益于“以水为先”的生态理念,基地通过科学调控水质、培育天然水草,为小龙虾营造出接近野生的生长环境。产出的小龙虾肉质紧实、膏黄饱满,腹部洁净透亮,不见丝毫淤泥附着,且无泥腥味,一上市便成为广州、南宁、桂林等高端餐饮市场的“香饽饽”。尤其在春节期间供不应求,批发价最高时每斤突破百元大关;即使在日常销售时段,其价格也要比市场上普通的小龙虾价格高出不少,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生态是核心竞争力。”文衍龙坦言,与传统养殖追求“短平快”不同,该基地坚持“慢工出细活”。前期投入半年时间改良水质、构建水草系统,后期精准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只为确保小龙虾品质达到最优。这种“生态优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作为全镇生态农业的示范点,这里的经验将带动更多农户走上绿色种养之路。”文市镇镇长黄永逵表示,目前基地正谋划扩大规模,并联动乡村旅游,着力打造集养殖、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为灌阳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