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菽粟是什么粮食(古代平民与现代人民的常用食材有何不同?)

时间:2024-11-10 09:35:44


主食原料

北方主要粮食品种之一,有小麦、大麦之分。以小麦比重最大。

稻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运京师

以供内府、官吏等用。有糯/粘,粳/不粘的两大类。粘的又称"精米",北方称"江米"。

粟通称谷,去壳后的小米,干燥谷茎叫干草,畜牲多季的饲料,平民日常口粮中最多的主食。

稷大于小米而不粘,多煮食。草地民族多用

它做炒米。稷的另一品种是黍,性粘,北方人称之为"大黄米",煮粥、蒸饭。

高粱宋代流行,是最好的酿酒原料。有粘与不

粘、红与白之分,通常用来煮饭粒和磨粉蒸糕。红高梁又多用于马的饲料。

红薯明朝时期传入,很快便在中国绝大部分地 区推广开来,成了平民注重的主食原料,俗语"红暮半年粮"。


菽粟 豆子和五谷的连称,一般叫豆饭、豆粥等,在荒欠年景应急成为主食。


玉米又称玉蜀黍,明朝时期传入。耐贫脊、品质好、产量高,迅速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粮


主食烹饪

饭类谷米是蒸熟的,通常先煮至七八成熟后捞 出再蒸。后世演变出"炖饭"和"捞饭"。

焖饭因米汁尽收于饭内,养分多保、饭番浓郁,口感亦好,而捞饭较焖饭松软,因大量米汤除掉,饭香及营养不及后者。

粥类粥的历史比饭更早,之前陶器只能用来做

流质食物。流食的主要原料是谷米,那就是"粥"。

汤煮严格意义的粉食,主要是小麦粉的加工利用。其代表性食品面条、面糊糊、面疙瘩。基本过年过节的时候吃。

笼蒸馒头、花卷、包子、饺子、烧麦、蒸饼以及各种糕,汉代便出现了。中国广大贫苦百姓主要食品之一是玉米面"窝窝头"。

肉类

古代没有过多机械,只能使用人力,所以屠夫很多。平民百姓买卖肉会去屠肆。且古人一般不吃牛肉,牛是农用牲畜,几乎历朝历代都禁止私自宰杀牛。

狗肉 先秦的人爱吃。

羊肉 鲜美健康。北宋时期,一斤羊肉120文。

猪肉价格便宜,平民的主要肉食。

禽类 如鸡、鸭、鹅等,尤其在农村地区,家禽是常见的肉类来源。

鱼类 河鱼海鱼、腌鱼等,尤其在沿海地区和水源丰富的地区,鱼类食物较为常见。

调料

盐海盐和井盐。

酱肉酱、大豆酱、豆豉。

醋梅子获取酸味制作成梅子酱、谷物酿醋。

甜唐朝前麦芽糖和蜂蜜,唐朝后甘蔗提取蔗 糖。

辣明朝末年辣椒传入,之前用花椒、桂皮、 葱姜蒜、芥、萝。

点心小吃

面食 如馒头、包子、面条、烙饼等,是北方平民的主要食物。

米食 米饭制品、糯米食品等,是南方平民的主要食物。

甜食 如月饼、糕点、糖果等,是节日或待客时食用的。

水果

先秦 樱桃、桃、杏、梨、奈(沙果)、李、枣、栗、山楂、柿子。

汉代 葡萄、核桃和石榴传入。

宋金 西瓜传入。

晚明 菠萝、火龙果、草莓等传入。

蔬菜

日常蒜、香菜、芹菜、金花菜、冬瓜、韭菜、蔬菜萝卜、丝瓜、莴笋、大白菜、茭白、黄瓜、蚕豆、豌豆、獾菜、扁豆、茄子、菠菜等。

野菜 荠菜、马齿苋、蒲公英、灰灰菜、野苋菜、马齿苋、葳菜/鱼腥草、蕨菜、苦菜、刺五加、龙芽草等。

相关推荐
电诈嫌犯拒捕闯卡,大连警方通报

电诈嫌犯拒捕闯卡,大连警方通报

来源:@大连高新园区公安

2025-07-07 23:28:00

TAFFU煤气灶维修热线号码查询 - 维修服务网点地址

TAFFU煤气灶维修热线号码查询 - 维修服务网点地址

TAFFU煤气灶24小时售后维修电话:400-883-2086上门时间:20分钟内响应上门收费标准:上门检测为准,报价后可选择是否维修。维修说明:1.上门维修时间(周一至周日8:00-22:00);2.客户报修后,师傅会尽快与您联系,确认上门时间;3.师傅按照预约时间携带专业设

2025-07-07 21:48:36

万立集成灶24小时热线(2025)全国统一客服400热线

万立集成灶24小时热线(2025)全国统一客服400热线

万立集成灶作为家用设备的领先品牌,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专业的售后服务。无论您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拨打万立集成灶售后服务电话:400-883-2086,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及时、高效的解决方案。万立集成灶24小时热线(2025)全国统一客服400热线日常使用故障及处理方法

2025-07-07 19:19:24

傅国涌因病辞世!昨天还在更新朋友圈

傅国涌因病辞世!昨天还在更新朋友圈

【来源:扬子晚报】7月7日凌晨,著名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傅国涌因病辞世,年仅五十九岁,这位出生于浙江乐清的学者因《金庸传》而闻名。多年来傅国涌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青少年教育等问题,2021年@傅国涌 最后一条公开的微博中他写道:“著书是一个消磨岁月的事业,也是考验一个人耐心、信

2025-07-07 15:38:00

第二届敦煌文献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举办

第二届敦煌文献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甘肃网7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7月4日至6日,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的第二届敦煌文献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建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以“敦煌文献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就敦煌文献与多民族文化交流研究、敦煌少数民族文献整理研究等进行深入研讨

2025-07-07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