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中央媒体看辽宁 | 新华社:在辽宁省博物馆,沉浸式与历史对话

时间:2025-05-03 14:11:00

新华社沈阳5月3日电(记者赵洪南)戴上VR眼镜,便可化身白鹤翱翔天地,飞至北宋都城汴京,也可置身汉代宫殿、街市,在趣味互动中破解海昏侯国的未解之谜……这个“五一”假期,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的数字展览上“走进”古老的文物,沉浸式感受厚重文脉。

在“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展览上,辽宁省博物馆通过超高清、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展示《洛神赋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秋窗读易图》《簪花仕女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瑞鹤图》等馆藏画作,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奇观。

“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展厅。新华社发

“展览通过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游戏等,不仅还原了原作之美,更再现了当时的盛景,观众仿佛在时空中漫步。”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

记者看到,有观众躺在沙发上,仰望穹顶,沉浸于《洛神赋图》中曹植与洛神从邂逅到分别的画境。在《探秘海昏侯国》展厅,五幕剧情串联起汉代文明的核心场景:从“拱手礼”唤醒西汉守护者的开篇,到城墙俯瞰丝路商队的盛景;从AR技术复原《齐论语》竹简的智慧启迪,到化身“拇指小人”破解汉代宴席礼仪谜题;最终踏入地下宝库,通过手势识别“触摸”金玉珍宝,聆听编钟奏响的文明乐章。每一幕均以互动解谜为核心,观众既是历史的旁观者,也是文明密码的破译者。

“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展厅。新华社发

“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代入感,让历史文化更加生动直观,也让观众感受到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魅力。”董宝厚说。

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的数字化转型,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通过数字化展览,观众可以获取更多的文物信息,了解到更多的文物故事。”董宝厚说,数字化展览构建了观众与历史的对话场景,文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更勾勒出了文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关推荐
中央媒体看辽宁 | 新华社:在辽宁省博物馆,沉浸式与历史对话

中央媒体看辽宁 | 新华社:在辽宁省博物馆,沉浸式与历史对话

新华社沈阳5月3日电(记者赵洪南)戴上VR眼镜,便可化身白鹤翱翔天地,飞至北宋都城汴京,也可置身汉代宫殿、街市,在趣味互动中破解海昏侯国的未解之谜……这个“五一”假期,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的数字展览上“走进”古老的文物,沉浸式感受厚重文脉。在“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展览上,辽宁省博物馆通过

2025-05-03 14:11:00

【绣陇原风华 敬人间百业】每一针,都是汗水的印记

【绣陇原风华 敬人间百业】每一针,都是汗水的印记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每一线,都是奋斗的轨迹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是你们用双手织山河壮丽编织出时代的璀璨这个五一愿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每一份坚守都闪闪发光

2025-05-03 09:34:00

辽宁4个案例入选全国数据标注优秀案例

辽宁4个案例入选全国数据标注优秀案例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数据局发布全国47个数据标注优秀案例。我省(含大连)4个案例入选,入选数量与江苏、浙江并列,居全国首位。医疗、农业、政务、人才等赛道率先突破。省数据局围绕技术创新、行业赋能、生态培育、标准应用和人才培养等重点方向,认真组织、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并邀请数

2025-05-03 07:07:00

千年石窟换新游览路线, 游客错峰游览更从容

千年石窟换新游览路线, 游客错峰游览更从容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五一”假期第二日,重庆大足石刻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截至5月2日下午4点56分,大足石刻景区游客量已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实现单日游客量23000多人次。面对蜂拥而至的世界游客,大足石刻景区游刃有余。原因很简单——从这个“五一”假期开始,大足石刻已经全面优化游览动线,延长开放时

2025-05-02 18:55:00

中文译唱让歌剧走近中国观众

中文译唱让歌剧走近中国观众

【面面观·歌剧是否需要中文译唱】作者:林艳艳(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歌剧演员)近日,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在《光明日报》刊发《中文译唱让外国歌剧“听得懂”》一文,重申洋戏中唱的重要性。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了以郑小瑛为代表的艺术家们探索实践的洋戏中唱,才让歌剧这门西方艺术真正走近

2025-04-30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