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姜春康

据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报道,近日,烟台市教育局曝光了一批校外培训违法典型案例,几家机构因无证办学、违规用人等问题受到严厉处罚。这一举措,犹如一记警钟,在教育领域敲响,再次向社会各界强调了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本应是一片纯净的净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沦为某些机构逐利的工具。这些违法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无视法律法规,擅自开展学科培训,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更对学生和家长的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
无证办学的机构,缺乏必要的教学资质和安全保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能否得到有效传授存疑,人身安全也难以保障。违规聘用不具备资质的人员教学,更是对教育质量的亵渎,误人子弟,后果不堪设想。那些打着“教育咨询”“托管班”等幌子进行隐形变异学科培训的行为,更是躲避监管,让“双减”政策的落实大打折扣。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然而,这些违法违规的校外培训行为,却与政策背道而驰,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选择这些非法机构,无疑是将孩子的未来置于不确定之中。
烟台市教育局的这次曝光和处罚,彰显了其整治校外培训市场的决心和力度。只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让校外培训市场回归正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监督合力。家长们要提高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报班,选择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社会公众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积极举报,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关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我们携手共进,坚决抵制校外培训乱象,守护教育的纯净蓝天,让孩子们在健康、公平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赵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