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中国书法的审美哲学与文化传承

时间:2025-04-23 11:17:00

文 | 庄谦之

●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本身带有象形艺术的特点。中国书法将文字写作变成一种兼顾内容和形式的艺术活动,通过运笔的气势,仿佛是在作画

●中国书法中富含矛盾元素的强烈对比以及调和统一。历代书法家正是在师法自然、调和矛盾、顺应规律的哲学中缔造出一件件不朽佳作

●汉字字形与字义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载体。汉字是历史连续的构建基石,而书法则强化了这一连续性,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艺术纽带之一

近代学者林语堂曾将书法定位为“中国美学的基础”,认为中国的各种艺术门类都莫不受到书法美学原则的深刻影响。书法中蕴涵着中国人的审美品味乃至处世哲学,解读、赓续书法文化传统,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书法艺术凝聚着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

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国所独有的。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本身带有象形艺术的特点,再加上古代汉字书写所使用的笔墨纸砚,使得汉字的书写具备了千变万化的造型可能性。英国汉学家吉德炜认为,中国书法将文字写作变成一种兼顾内容和形式的艺术活动,书写者不仅能全神贯注于词语,而且能聚精会神于汉字的符号,通过运笔的气势,仿佛是在作画。汉字书写的书法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无疑是独树一帜的。

书法艺术深度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从儒家哲学的角度看,书法是书写者道德修养在视觉上的呈现。《礼记·乐记》提出了“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指出高超的道德文化素养能促进艺术水平的提高。宋代苏东坡说“凡书象其为人”,“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明代傅山说“作字先作人”,指出了一个人的书法艺术风貌与其为人处世方式的密切联系,同时亦区分了君子之书与小人之书。明代项穆《书法雅言》说“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清代刘熙载《艺概》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进一步揭示了书法与书写者性情、才学、品格等文化素养的深刻联系。

从道家哲学的角度看,书法的美学规律体现了师法自然和对立统一思想。首先,书法是取法于自然而产生的。蔡邕《九势》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出,形势出矣”,指出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派生出书法的“形势”。其次,书写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要充分体悟并表现“无为”和“玄妙”。书法家虞世南说“书道玄妙,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唐太宗也有“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的言论,体现出高超的书法必须遵循自然的道家思想。从视觉形态上看,中国书法中富含长短、肥瘦、快慢、浓淡、轻重、方圆、疏密、正敧等矛盾元素的强烈对比以及调和统一。历代书法家正是在师法自然、调和矛盾、顺应规律的哲学中缔造出一件件不朽佳作。

可见,书法凝聚着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书如其人”的理念下,书法家力图用书法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并用“修身”来提升自己。在“师法自然”的原则下,书法家力求在书法中感悟和表现自然规律。欣赏书法作品,就如同品读一个人的学养与人格,品读一个人调和矛盾、师法自然的处世哲学。

书法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艺术纽带之一

作为中国哲学的艺术表达,书法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传承历史、建构民族认同的作用。

在世界文明古国之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这一突出的连续性,得益于中国的汉字。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的字形与字义具有稳定性。若我们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则不难读懂几千年前的文献,甚至也能释读篆书、隶书。而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古英语已经有一定的阅读难度,更不用说希腊语、拉丁文。可见,汉字字形与字义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载体。汉字是历史连续的构建基石,而书法则强化了这一连续性。历代君主与士人,多以书法来推行文治、构筑道统,更在书法中寄寓了对古代政治、圣人道德典范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切向往与不懈追求。书法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艺术纽带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唯有统一的汉字方能跨越地域。秦统一中国以后,确立了“以吏为师”“明法度,定律令”“书同文”的治理体系。汉承秦制,进一步确立了以文书治天下的行政体系,塑造出大一统国家的同一性。在这一治理体系中,文吏需熟悉律令,还需精通书法,文书行政的基础正是统一且高效的汉字书写。书法也助力了行政效率的提升,小篆诞生于统一六国文字,隶书诞生于“官狱多事,苟趋简易”的行政压力,草书则诞生于“官书烦冗”“趋急速耳”。科举制以“楷法遒美”取士,“馆阁体”更将书法推向标准化。可见,书法不仅提高了文书行政效率,更助推了中国疆域辽阔、风俗各异的区域整合为统一的政治文化共同体。

推动书法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书法与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相伴而生,成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当下,既要传承弘扬书法文化,更要推动书法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弘扬书法文化,融入文化认同教育。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在学校教育中,可通过书法课程、工作坊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提升自豪感。在社会层面,可举办各类书法展览、讲座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从而提升全社会的审美水平。

推动书法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一方面,可将书法与现代设计、数字艺术等相结合,开发具有书法元素的文创产品、品牌标识、数字艺术作品等,推动书法文化走向大众生活。另一方面,可开发如VR书法临摹、AI书法创作等项目,让书法文化以更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探索书法产品化、市场化的路径,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活力。

以书法为媒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融合,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名片。在大湾区,港澳使用的是繁体字,广东使用的是简体字,而书法恰好是简繁两体同根同源、求同存异的纽带。可通过举办大湾区书法联展、比赛、学术论坛等活动,促进粤港澳三地书法家和市民的互动交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加强书法文化与岭南文化、港澳文化的深度融合,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书法作品,展现丰富多样的大湾区文化。此外,借助大湾区的国际化平台,将书法文化推向世界,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名片。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南方理论

相关推荐
合富中国:前8个月合并营收4.86亿元,同比下降21.93%

合富中国:前8个月合并营收4.86亿元,同比下降21.93%

人民财讯9月10日电,合富中国(603122)9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1—8月合并营业收入4.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93%,1—7月合并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2.66%,下降幅度收窄0.73%,营收情况持续改善。

2025-09-10 15:54:00

全释硬科技丨战火纷飞的岁月 他们是抗日救国的科学脊梁

全释硬科技丨战火纷飞的岁月 他们是抗日救国的科学脊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九三阅兵让每一个中国人热血沸腾,但我们不能忘却,8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扛着枪上战场,却用公式、图纸、试管、仪器,筑起了一道烽火硝烟中的科技长城,他们就是抗日救国的科学脊梁。被徐悲鸿誉为“科学之光”的物理学家严济慈。“七七事变”消息传至巴黎,他当即在

2025-09-09 15:40:00

贵州航天医院获批中国-世卫组织双年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

贵州航天医院获批中国-世卫组织双年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

近日,遵义市财政局、遵义市卫生健康局联合下发《关于下达中国-世卫组织双年度构建优质高效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的通知》,正式批准贵州航天医院牵头实施的“慢性肺阻塞肺疾病共病共管”项目纳入中国-世卫组织双年度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构建“整合式共管模式”,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核心,联合多学科团队,

2025-09-08 17:56:00

8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1点

8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1点

【8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1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8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1点,环比回升0.01%,同比去年回升0.8%。(中新经纬APP)

2025-09-06 10:20:00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  介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等方面情况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 介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等方面情况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范思翔、唐健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1日在京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5位华侨华人代表介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当年,南洋华侨机工听到祖国遭到日寇入侵的消息,马上组织起来,千里迢迢

2025-09-02 0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