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记者走基层|地面不见一滴水 悄然灌溉千亩田

时间:2025-04-28 08:10:00

4月8日,南皮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研发人员生振红正在对插在田间的物联网湿度感应器进行调试。燕赵农村报记者郭庆峰 摄

正值冬小麦灌溉的关键时期,南皮县的张海梧却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海梧,别忘了给小麦浇水!”面对街坊邻居的善意提醒,他总是笑着挥挥手回应:“浇着呢!”

张海梧嘴里的“浇着呢”,别说街坊邻居不信,就连记者也不信。4月8日,记者来到张海梧位于南皮县乌马营镇徐和杨村西北的麦田,这千亩麦田中没看到一台灌溉设备,就连麦田表面的土壤,都是干干爽爽、松松软软。

看出大家的疑惑,张海梧顺手拿起一把铁锨挖下去,第一铁锨下去,挖出的泥土可以攥成团,再一铁锨下去,小土坑中开始冒水,如同挖到了泉眼,不大一会儿,这个土坑就被灌满了。张海梧笑着揭开了谜底:“地下30厘米处埋设的都是渗水管网,能够实现地上无明水、地下土壤湿。”

张海梧是南皮县航丰农场负责人,承包种植着4000亩地,其中1200余亩地被南皮县农业农村局纳入了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铺设的渗水管道通过渗水管的针孔、透水层进行灌溉。”张海梧说。

“原先浇地,需要开沟、抽水、搬运水带,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现在打开设备开关,就轻松完成了。”张海梧掰着手指算账,“用上灌溉‘黑科技’后,仅人工费用,1200亩地灌溉一遍可节省6万元。”

走进“智能节水渗灌及排水系统”控制室,里面除了操作平台,还安装着一套“水肥一体化”设备。“我们根据土壤湿度设定灌溉时间,打开开关,系统启动,水溶肥进入埋设在地下的渗灌管道。”该项技术的研发者及施工单位负责人生振红一边演示一边介绍,系统会依据插在田间的“物联网湿度传感器”,把土壤湿度传导给操作平台,当传感器检测到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时自动启动灌溉。

地面不见一滴水,悄然灌溉千亩田。沧州市农科院徐玉鹏研究员指出,植物根系的生长都有趋水性,小麦的主要根系大部分在地表以下20厘米,渗水管道埋设在地下30厘米处,小麦根系很容易接触到水源。日常耕作层在20厘米左右,并不会破坏地下的渗灌系统。

“地面干爽,杂草就少;透气性好,病虫害就少。”徐玉鹏介绍,该技术避免了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程度增加,经测算比大水漫灌节水70%,对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具有示范意义。(燕赵农村报记者 郭庆峰)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推荐
专坑老年人!“免费领鸡蛋”暗藏层层骗局!总台《财经调查》曝光→

专坑老年人!“免费领鸡蛋”暗藏层层骗局!总台《财经调查》曝光→

《财经调查》栏目接到消费者反映,市场上有人打着“银发经济”的幌子,专做坑老骗老的勾当。这种骗局隐蔽性极强,消费者想取证举报困难重重。“香山真选”直播间“非请勿进”假鞋垫、假大米专坑老年人李先生向《财经调查》记者介绍了他父母从“私域”直播间买来的产品。除了羊奶粉、土蜂蜜、银耳、板栗、红枣、鱼罐头等食品

2025-07-28 10:14:00

喝咖啡还能“开挖掘机”是什么体验?杭州这家小店让人上头

喝咖啡还能“开挖掘机”是什么体验?杭州这家小店让人上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邹宸在咖啡店一边喝咖啡一边激情“开”挖掘机挖沙,这样的体验你试过吗?在杭州德信中心商业街区的下沉广场里,藏着一家特别的咖啡小店:92平方米的空间里,除了常规的吧台与座位,中央区域被一片细沙池占据,池内停放着几台遥控挖掘机。顾客点上一杯咖啡后,可以围坐在沙池边,操控这些迷你机械臂挖

2025-07-27 16:33:00

39岁男子6结6离,5任前妻全是债主!自称“为报复”害其人财两空,最小为00后

39岁男子6结6离,5任前妻全是债主!自称“为报复”害其人财两空,最小为00后

据@央视网7月24日报道:刘洋,1986年出生,四川资阳人。警方调查发现,刘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海王”,频繁更换女友,结婚、离婚的次数也异常之高。从2009年到2024年的15年间,他先后6次结婚、6次离婚,每段婚姻的持续时间都很短,最长不超过两年。更令人咋舌的是,除了第一任妻子外,后续五任及其家人

2025-07-26 08:59:00

怎么种?怎么养?这个培训里讲的都是重点……

怎么种?怎么养?这个培训里讲的都是重点……

近日,河口镇城郊村聚焦“乡村产业怎么富民”这一关键命题,组织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孙曦、何成兴为30余名村民现场传经送宝,一场干货满满的“菜地课堂”让参与者收获颇丰。培训现场“红点点的地块偏酸,种番茄容易裂果;蓝点点的缺钾,种豆角结荚少。”培训伊始,孙曦老师展示了26份城郊村土壤

2025-07-25 08:13:00

暑期旅行,一次性用品为旅途“加分减负”

暑期旅行,一次性用品为旅途“加分减负”

大皖新闻讯 床单干净吗?杯子能用吗?贴身衣物洗了能晾晒吗?暑期是旅行旺季,也是亲子出行的高峰,旅途的卫生与便利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从一次性床单被罩、内裤袜子到旅行出行包,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为旅行“加分减负”。为旅行“加分减负”00后的小杨刚结束旅行。这次旅行中,她带了一次性内裤

2025-07-24 1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