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沈星凯
暑假到了,孩子放假,爹妈没放,工作和孩子“两难全”怎么办?今年,杭州的暑托班迎来了第5年。
本周,杭州多个城区的暑期托管服务正式启动。“官方带娃”的暖心服务,每年都有新升级,今年也不例外。在杭州市拱墅区,2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多彩的“夏日学堂”,将在14个暑托点度过别样的假期,而这次的服务对象首次覆盖特殊孩子,杭州市首个特殊教育暑托服务点顺利开了。

特殊教育暑托班现场。拱墅区教育局供图
随着一声稚嫩的“停”,两个孩子停在了彼此认为舒服的位置,教室里响起掌声。
7月14日下午,在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学校资源教师周佶正在上课,他带领“普特融合班”的孩子们展开了首次见面后的“破冰之旅”。
周老师让孩子两两组队,慢慢靠近,直到对方喊“停”。通过简单的小游戏,大家才发现,每个人需要的“安全距离”其实并不相同。周老师解释了课程设计背后有深意,“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核心障碍就是社交。这样的实践,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与人之间舒适的沟通距离。”
这堂课在引导特殊孩子的同时,也启发了普通孩子。“你们班上可能也有孤独症的同学,不要把他们看成特殊群体,他们只是在某个方面需要我们的照顾与支持,他们需要走出去,也需要被接纳。”周老师认为,暑托班其实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特殊孩子一起上课、游戏,让“接纳”成为日常。

暑托班现场。拱墅区教育局供图
今年夏天,位于杭州市湖墅学校的特殊教育暑托点,将作为拱墅区民生实事“萤火学苑”的暑期延伸,聚焦特需儿童成长需求。
早在今年上半年,基于学生家长需求,杭州市拱墅区推出了全省首个普惠融合教育项目——“萤火学苑”课程,并在全区各街道建立18个融合教育促进教学点“萤火学苑”,免费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助力特需儿童提升学能、融入社会,托举每一位特需儿童更好成长。
为何会将“萤火学苑”的服务时间延伸到暑期?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平介绍,不久前,在暑托班启动报名时,就有家长向拱墅区教育局建议,能否也为特殊孩子提供暑托服务,急百姓之所急,拱墅区很快落实,按照应招尽招的原则,第一期和第二期共招收了30位特殊孩子。
记者了解到,与其他暑托班不同,特殊教育暑托班的课程内容专业性更强。比如,“生活适应”课程面向特教学校学生,围绕一日生活场景,通过情景模拟、实操训练教授烹饪、烘焙、社交等实用技能,帮助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再比如,针对即将入读普通小学的孤独症儿童,开设“幼小衔接”训练课,通过趣味课堂、校园模拟和行为训练等,系统提升孩子的规则意识、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为顺利融入小学生活筑牢基础。

拱墅区开班仪式。拱墅区教育局供图
从响应“双减”解决“看护难”,到如今实现小学、初中全学段覆盖,服务内容从基础看护拓展至涵盖“1+X”特色课程的多元体系,据统计,拱墅区前四年已经累计服务学生超万人次。
今年,从开班之日起至8月8日,近200名管理老师和志愿者将用心陪伴,确保孩子们在暑托班学有所乐、健康成长,让家长安心托付。
据悉,不止是开设杭州市首个特殊教育暑托服务点,随着资源整合更深入,拱墅区关工委组织“五老”提供30门公益课程,区妇联特设免费“趣味学能提升班”,各暑托点也纷纷亮出特色。
此外,永天实验小学的体适能、中国梦模型、甜蜜工坊等10余门兴趣课程兼顾五育;文渊小学的孩子们从制作创意姓名牌开启“破冰之旅”,参观红星楼、体验采摘、玩转杯子音乐,度过充实首日;青蓝青华实验小学以“夏日成长探险家”为主题,引领孩子们探索智慧、绽放创意;长江实验小学安排了体育锻炼、棋类游戏、经典诵读、非遗体验;江心岛小学则注重细节,午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专属脊柱操成为缓解久坐疲劳的“必修课”……目前,在有趣、温暖、有意义的假期空间里,红色思政、非遗大师、科技特色等特色课程已经开课,共同绘制出一幅“学校用心、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民生画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