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山东大学发布讣告

时间:2025-07-02 17:22:00


7月1日,山东大学发布讣告:

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山东大学首批育才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主持工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原主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原地下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创始人朱维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30日15点53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3岁。

图片
图片

朱维申先生,浙江绍兴人,1932年12月19日出生于上海,1937年至1943年居于北京,1943年迁至四川、重庆,1949年在中央政府办公厅干部培训班学习,1951年分配到原平原省政府办公厅工作,1952年进入原北京矿业学院学习,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赴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1979年至1984年任第一副所长(主持工作),1985年至1995年任研究生部主任,2001年调入山东大学工作,创建了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朱维申先生是我国“施工过程力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提出了地下工程围岩与支护结构的能量转化原理,建立了岩石时空变载非线性本构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在二滩、小湾、小浪底、三峡、溪洛渡、龙滩等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攀枝花、淮南等矿山建设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朱维申先生毕生坚守科教兴国初心,倾心培养了一大批岩土工程领域优秀科技人才,获山东大学首批育才功勋奖章,为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卓越贡献。

朱维申先生穷尽毕生心血奉献于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事业,以理论创新筑就工程丰碑,以严慈师道教泽学林。先生的逝世是山东大学的重大损失,是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界的重大损失。愿先生开拓进取之精神如劲松长青,育人治学之德泽似春风长存。我们深切缅怀朱维申先生,朱维申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山东大学

2025年6月30日




往期内容回顾


写新图文


刚刚确认!大涨!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邱纯洁被查!
局部大暴雨+雷电!阵风9级!山东最新天气预报

■本报综合山东大学网站、大众日报

编辑:孙风超|审核:张富涛 陈广江

■推广合作:0534-2220035 / 2220088

相关推荐
S255于寨至韦寨段改建工程正式通车

S255于寨至韦寨段改建工程正式通车

8月12日,S255于寨至韦寨段改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正式通车。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部门获悉,S255于寨至韦寨段改建工程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5.5米,设计时速80km/h,沥青混凝土面层,全长18.995公里。道路起点位于临泉县城关街道,沿线途经城东街道泉北社区,城关街道古城社区、

2025-08-15 10:49:00

正在报名,成都高新区公开招聘

正在报名,成都高新区公开招聘

找工作的小伙伴看过来近日成都高新区公开招聘57名编外人员天府绛溪实验室发布2025年三季度中心招聘公告此外成都机动车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均益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正在招聘快来看看有你心仪的岗位吗成都高新区公开招聘编外人员招聘岗位招聘对象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的社会在职、非

2025-08-14 15:24:00

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发布

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发布

记者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我国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10日发布。据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该模型依托盾构/TBM工程大数据中心773条工程线路,1200亿条工程建造数据,构建了通用大模

2025-08-10 16:42:00

社论:咬定目标不放松 全力以赴向前冲

社论:咬定目标不放松 全力以赴向前冲

船到中流浪更急。击水中流,惟争先方能破浪。7月24日上午,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调度推进会议召开,分析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检验各区市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推进成效;前几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就做好下半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一系列举措,目的只有一个:层层传导压

2025-07-25 09:21:00

打出防汛抗旱“漂亮仗”

打出防汛抗旱“漂亮仗”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广大基层干部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时刻绷紧以人为本的“思想弦”、以预为先的“责任弦”、闻讯而动的“行动弦”,确保防汛抗旱路上“一丝不

2025-07-25 0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