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学生芮浩然以“十佳毕业生”身份上台领奖,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下圆满句号。从云南出发,在塘朗山麓与大沙河的见证下,完成了从滇西北小镇到湾区创新高地的蜕变。

参与设计全球第一把动态人体工学椅
时光倒回2019年盛夏,正在备战高考的芮浩然第一次听说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名字。当他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落地时,这座未来之城便以充满科技感的建筑群颠覆了少年对大学的想象。“大家聚在一起吃热狗、聊科学,没有森严的师生界限,没有刻板的学术礼仪,思维的火花热烈碰撞。”在参加南科大“优秀中学生科技创新体验营”期间,一场名为“Hot dog Day”的学术沙龙令他记忆犹新——平等对话的魅力,自由探索的可能,在芮浩然看来,这便是他所向往的大学学术氛围。面对亲友的疑惑不解,他还是放弃了填报“传统的985高校”,将人生坐标锚定于南科大。
这座城市和大学的“双创”沃土为追梦者提供了无限可能,塑造着他的人生观。进入南科大后,芮浩然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优越的城市文化环境和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给南科大学子提供了海量机会,但‘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必须学会筛选真正契合兴趣与能力的方向。”大二暑期小学期,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远见未来的设计》课程成为转折点。芮浩然在这门选修课中感受到了“设计驱动激情”的力量,“我整夜无法入睡,满脑子都是设计idea。”自小热爱手工与设计,他意识到“见自己”比“见天地”更重要,“我明确了自己真正擅长和热爱的是‘用设计解决问题’,原来设计师就是小时候的我梦寐以求、想要成的那个谁。”得益于南科大自由转专业的政策,芮浩然开始投身于设计梦想。

▲芮浩然参与学生工作
“3年的设计探索中,我发现我对设计的每个方面都很感兴趣,于是便逐渐萌生出了成为一名全链路设计师的想法,从0到1全流程把控产品。但是设计永远都不是纸上谈兵,我渴求产品落地实战的经验。”芮浩然花了近5个月时间在深圳的KAIROS INNOVATION知几创新咨询公司开展实习,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淬炼本领。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全球第一把动态人体工学椅LiberNovo Omni项目,提出的叠背、流线型H支架、Y型底座等多个概念,成为设计方案破局的要点之一,目前,该产品的预售订单突破预期。

从湖畔到湾区
“如果说诞生一个新设计创意的瞬间,就足以让我兴奋得难以入睡的话。那么,见证自己设计的产品从手绘变成可落地实体的感觉,简直无与伦比。”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芮浩然的选择再次出人意料。当同龄人扎堆考研深造时,他却选择直面产业浪潮,通过实战提升自己。“南科大教会我的,是在未知领域提问的勇气。”这份底气,源自书院制培养模式下打通的学科壁垒,源自产学研平台提供的试错空间,更源自深圳这座创新之城赋予的实战基因。

▲芮浩然参与老人共协工作坊活动
“找到热爱,然后让作品说话。”当被问及留深缘由时,芮浩然表示,这座创新之城开放协作的创业生态,让每个奇思妙想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深圳每年涌现大量科创项目,适合‘边实践边学习’的职业初期。”对于设计师而言,或许没有比这更幸运的成长路径了。
大沙河的浪花遇见金沙江的激流,深圳是“职业起点”,云南是“情感归宿”。芮浩然感谢大学与城市赋予他的一切,让他在规划职业蓝图时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战略定力,“我希望自己能在深圳积累产业经验后,用深圳方法论赋能家乡产业,用设计‘造福家乡’”。恰如他微信签名“我长大了 去远方 会不会 成为谁”的深层叩问,这个从湖畔小镇走来的少年,正在不断突破认知边界,努力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双城记。“设计思维可迁移至任何领域——‘见自己’后的每一步,都是为‘见众生’做准备。”芮浩然说。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