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天气虽渐凉爽,温燥却易引发上火,此时养生的关键在于滋阴、健脾胃、清虚热。而鸭肉作为应季的滋补佳品,恰好契合这一需求,不仅能帮助降秋燥,滋补时还不易上火,对血糖、血脂也多有益处,堪称“夏末秋初第一补”。

从中医角度来看,鸭肉作为水禽,性凉而不寒,有着显著的养生功效。《神农本草经》将鸭肉列为“上品”,记载其“久服,益气不饥,轻身耐老”,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起到滋阴降燥的作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鸭肉“补中益气,平胃消食”,可见其健脾胃的功效,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常吃鸭肉有助于强身健体,尤其适合有腹水、水肿或因虚热导致热疮不愈的人群作为食补选择。同时,鸭肉能清虚热却不伤阳气,对于容易上火、爱熬夜的人来说,既能滋补身体,又不易引发上火,是这个时节的理想食材。相较于牛肉、羊肉、鸡肉等肉类,鸭肉甘平微凉,兼具清热利湿的特点,更适配夏末秋初的气候。

鸭肉的健康益处不止于此。它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在护心血管方面,鸭肉胆固醇含量低,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能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说到鸭血,推荐一款“四神鸭血汤”,兼具补血、健脾、祛湿的功效。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先在锅中加清水烧开,放入山药15克、莲子10克、茯苓10克、芡实10克、玉米及2片生姜,小火炖1小时;接着加入100克鸭血,加盐、胡椒粉调味,还可以加几粒枸杞;最后大火烧开后煮3-5分钟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鸭血每周建议吃2-3次,每次50-100克为宜,过量可能导致铁元素沉积;购买时优先选择正规品牌的盒装鸭血,以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

鸭肉虽好,吃法也有讲究。搭配生姜是不错的选择,生姜辛温暖胃,能中和鸭肉的寒凉,适合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减少食用后腹胀、腹泻等不适。用鸭肉搭配枸杞、胡萝卜煲汤也很合适,鸭肉能滋五脏之阴,枸杞可滋补肝肾,二者搭配有助于增强滋补肝肾的功效。另外,百合鸭也是一道佳品,鸭肉与开胃清热的藕、润秋燥的百合同煮,既能降秋燥,又有助于消肿降火,很适合夏末秋初食用。不过需要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鸭肉;用鸭肉煲汤时,避免搭配薏米等寒性食材。
夏末秋初,不妨适当食用鸭肉,在润燥滋补中平稳度过季节交替,为身体健康助力。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