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诗和远方,尽在九百年南庄儒乡

时间:2025-04-26 00:15:00

佛山的作家、诗人有了“新家”。4月25日,来自佛山五区的作家、诗人齐聚禅城区南庄镇罗格孔家村,见证佛山作家“新大众文艺”文学创作基地的挂牌。

孔家村是孔子后裔的南迁聚居地,开村近900年,传承着“诗礼传家”的儒家文脉。基地将以此地为创作据点,打造文学赋能乡村振兴创作基地、中华诗教示范基地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驻点创作基地,通过驻村作家计划、诗教进乡村、文化资源挖掘等项目,推动文学创作赋能乡村振兴,为这个岭南儒乡注入新活力。

佛山作家“新大众文艺”文学创作基地在南庄罗格孔家村挂牌。

作家驻村打造文学创作基地

佛山作家“新大众文艺”文学创作基地由佛山市作家协会、佛山诗社、禅城区作家协会联合南庄镇党委、罗格村党委联合打造,将作为佛山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五年计划培育更多的青少年作家,并联动南庄打造“作家工作室—文化驿站—研学基地”三位一体、产城人与文旅相融合示范区。

孔家村是孔子后裔的南迁聚居地,千百年来传承着“诗礼传家”的儒家文脉。

基地选址在南庄镇罗格孔家村,看中的正是当地深厚的人文土壤。作为佛山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罗格孔家村是孔子后裔岭南分支的聚居地,由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1)四十七代孙孔豪置庄于罗格乡,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村内至今保留着“岳雪楼”“天南圣裔祠”等文化遗存。

今日之孔家村,既有“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的诗意画卷,更蕴藏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力量。佛山市作家协会选择在此“安家”及设立基地,正是要让文学之光穿透岁月尘埃,让孔家村的文脉成为佛山文化自信的源泉。

基地将以孔家村为创作原点,深入开展“古村新韵”“作家驻留”“产业赋能”三大工程,挖掘村史馆里的家风家训、龙舟竞渡里的拼搏精神、非遗里的匠人心血,安排作家驻村采风,用文字记录乡村蝶变,以文学的视角重构乡村美学,将文学IP转化为文旅产品,让“孔家村”成为大湾区文化IP。

作家、诗人参观了解孔家村文化。

基地将在保留的镬耳屋肌理中融入现代文创空间,让古建筑成为“可阅读的文化客厅”;通过“写作培训”培育乡村创作者,让老人口述史、青年新故事同频共振、让青少年个个成为小诗人、小作家;联动作家打造文学主题产业,让文艺消费反哺乡村造血。

“今天的挂牌既是一个开始,同时也要建好新大众文艺创作基地,让佛山作家真正下沉到基层,讲好佛山故事、禅城故事。”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禅城区文联主席张况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呼应省、市振兴乡村文化号召,拿起手中的笔,用最精彩文学作品赋能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

诗教进乡村活化文化空间

当天揭牌仪式现场解读了《“百千万工程”驻村作家与诗教进乡村融合(孔家村)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将以孔家村为试点,选址初步确定为孔家村培堂家塾,将诗教德育、诗教美育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相结合,构建起“诗教启智、德育正心、文化润心”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

现场还进行了精彩的文学作品朗诵环节,区作协朗诵艺术团成员张慧娟朗诵了18岁高中生作家高振霆的作品《罗格孔家村》,而驻村作家代表梁淑仪则朗诵了诗人包悦的作品《南庄罗格孔家村》,现场气氛高潮迭起。

基地的落户是罗格村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其中一个成果。今年3月,罗格村启动了“儒意·孔家村”文化空间共创计划,推出10余所公共用房面向社会大众推介,计划引入文旅企业、主理人,发展艺术工作室、餐饮美食、文旅观光等文旅业态,为这条传统古村落注入新活力,积极融入环两江(西江、北江)先行区的建设。

罗格村“儒意·孔家村”文化空间共创计划。

罗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冼金浩表示,目前已与桐花益家通识科普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计划通过整合政府、社区、学校、企业和乡村多方资源,引入非遗传承等内容,打造集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

罗格村只是南庄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其中一个典型。抢抓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机遇,今年以来,南庄先后举办骑行嘉年华、第三届“车水马龙节”、银河左岸音乐节等系列品牌活动,进一步打响“魅力水乡 中国南庄”IP。同时重点谋划打造环罗格围活力区,整合片区文旅、产业、生态等优质资源,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南庄镇委委员王文键表示,欢迎广大作家和艺术家来到南庄,体验独特的生活品质、文旅魅力,用各种艺术形式呈现乡村振兴新风貌,也希望通过一些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展现一个新潮而富有底蕴的南庄。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通讯员 南庄宣

【作者】 罗湛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
国网镇安县供电公司:电力护航菌菇产业 撑起乡村“致富伞”

国网镇安县供电公司:电力护航菌菇产业 撑起乡村“致富伞”

“这两天我们正要新增两台烘烤炉,香菇烘烤最怕停电,超过半小时整炉品质就受影响。你们电供得稳、服务又到位,我们干着心里踏实!”9月1日,国网镇安县供电公司大坪供电所“三夏”保电服务队走进商洛市丰菇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及科普宣传,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支撑。该

2025-09-01 15:48:00

“爱满铁西•相约七夕”铁西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

“爱满铁西•相约七夕”铁西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夕节期间铁西区依托全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以“爱满铁西·相约七夕”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一场浪漫温馨的文化盛宴。新邻相聚 温情护航暖人心大青街道创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

2025-08-29 09:59:00

福建《闽水魂》:书载八闽河湖文化“流”向未来

福建《闽水魂》:书载八闽河湖文化“流”向未来

福建人对水自古就有特殊的感情,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晋江、洛阳江等诸多河流静静流淌,以纵横水脉承载八闽大地千年文明与繁华。福建省于2022年创新启动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调查认定工作,挖掘河湖文化内涵,传承保护千年水韵文脉。历时三年的全面调查、深入挖掘和精心编撰,《闽水魂(上下册)》日前正式出版发行,作为

2025-08-28 14:50:00

精心打造“城市绿洲”

精心打造“城市绿洲”

【一线讲述】 你听说过“北奥森、南世纪”吗?这句话在跑步爱好者间广为流传,是对两个公园跑步环境的绝佳赞誉。我很荣幸能成为“南世纪”——上海世纪公园的一员。我毕业后就来到上海世纪公园工作,不知不觉间,陪游客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间,上海世纪公园历经多项重大变革,每一步,都体现着政府对市民需求的积极回应和

2025-08-27 05:00:00

凤梨穗龙眼、香水柠檬……同安特色水果喜获丰收

凤梨穗龙眼、香水柠檬……同安特色水果喜获丰收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 江小聪 通讯员 杨心亮 夏海滨)今年,同安区在特色农业领域迎来丰产好光景,凤梨穗龙眼、香水柠檬等农产品纷纷喜获丰收。近日,“走进银城·唱响同安”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如约而至,媒体团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探访特色农产品丰收盛况,见证千年银城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焕发的乡村

2025-08-26 1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