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卢氏县:“凉亭夜话”办实事解民忧

时间:2025-03-17 18: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万红 通讯员 李铁军

在豫西深山区卢氏县木桐乡的各村组,如果要问通过“凉亭夜话”化解了哪些矛盾纠纷?得到的回答是:“现在几乎没有矛盾纠纷。”“群众之间稍有矛盾,‘凉亭夜话’往往能消除隔阂,帮助大家握手言和。而对于林地、占地补偿等群众利益攸关的事,只要政策讲清楚了,群众也都能理解。有矛盾纠纷,往往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源头就解决了,如果硬要找信访案件,还真不好找哩。”木桐乡7个村的党员干部不约而同地解释。

“凉亭夜话”是怎样进行的?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县多数村组都修建了文化广场、休闲凉亭、小型公园等,便于群众聚集的活动场所。尤其是晚上,往往能够吸引众多群众一起聊天、健身,人气得以凝聚,这种情况在一些偏远乡村尤为明显。木桐乡距卢氏县城62公里,全乡面积178平方公里,有7个村55个村民组,总人口7560人,是全县地处偏远、人口最少的乡镇。去年以来,特别是去年4月份,卢氏县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在农村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教育、医保、养老、林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专项整治。在这些群众聚集的活动场所,逐渐形成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一月至少一次的群众“板凳会”。群众会上,群众说一说“急难愁盼”,讨论一下利民惠农政策,谈一谈集体“三资”、医保、养老、低保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看法。在会上,木桐乡的各村组将集体“三资”变动使用以及养老、医保、低保等涉农事项,向群众公开公示。乡村组干部也经常参加群众会,讲解形势政策,介绍当前开展的工作,并邀请乡纪委和职能部门列席,对涉农问题进行解惑释疑,对农村党员干部受处分案例进行详细解读,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这样的群众自发的“板凳会”,有的在村头、树下开展,有的在村室、休闲凉亭、小型公园举行,名曰“树下议事”“上屋议事”“围炉议事”,群众愿听、爱听,都积极参与,问题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找到了破解之道,使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知晓度、满意度,木桐乡党委政府在推动工作中也找到了抓手,打通了群众工作的“最后一百米”,真正发动了群众,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工作推进顺畅有力。对此,乡党委及时引导规范,予以帮助支持,统一取名为“凉亭夜话”。

发源于木桐乡的“凉亭夜话”,卢氏县在集中整治期间,及时在全县各乡镇进行了推广。“凉亭夜话”以全县乡村居民组、社区楼栋为单位,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居民、住户集会,和以往的群众会议有所不同的是,群众为主体,形式较自由,汇集正能量,分辨美和丑,说出真心话,解决愁与盼,干群一家亲,工作有温度,深受群众欢迎。尤其是去年9月份以来,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下基层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也依托“凉亭夜话”,纪检监察干部和乡村组干部一道对户情、组情、村情进行了解,一线发现线索、收集民意,一线掌握群众“急难愁盼”,从而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全、办透,拉近了干群关系,取得了集中整治的突出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也反映出了“凉亭夜话”在乡镇村组基层治理中的生命力。

2024年11月,木桐乡鸟桥村向阳组、鸟桥组的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堵塞严重,群众用水遇到难题,找人维修、疏通管道,初步概算需要5万余元。放在以前,不难想象,大家会坐等政府解决,个别群众还会发到网上,甚至寻求媒体曝光以引发关注,甚至埋怨政府不管群众死活、埋怨村组干部无能。这个事情放到“凉亭夜话”讨论后,县乡村干部协调解决了2000余米的管材,村组开支2000多元购买了水泥,70多户群众出工出力,村里的泥瓦匠掂起工具大显身手,妇女背起砂石参与其中。历时半个月,自来水管道修复工程完成,自来水水量变大、水质安全,群众十分满意。鸟桥村党支部书记罗建涛说:“‘凉亭夜话’在统一思想、激发干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官道口镇新坪村有豫西大峡谷、豫西百草园两家4A级旅游景区,该村通过“凉亭夜话”围绕旅游发展、谋划产业升级,在纪检监察和相关部门的扶持下,相继创办了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蜂产业、林果业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

卢氏县东明镇三面环绕城区,属于城乡接合部,信访高发的乡镇,该镇全面推行“凉亭夜话”以来,全镇信访量总体下降50%以上。逐步发展为城区的石龙村、火炎村两个村,以前上访频发,现在稳定和谐。

据悉,集中整治以来,尤其是卢氏县推行“凉亭夜话”,创新探索基层治理这一措施以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从“凉亭夜话”中得以发现、起底、惩处、整改。同时,干群一起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机制上查原因、找对策,及时堵塞漏洞。2024年,该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4.2%,从信访源头和萌芽状态化解矛盾纠纷3421起,“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化解积案28起,连年被评为“三门峡市平安建设优秀县”。

目前,卢氏县的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家园建设再掀热潮,并位居全省先进;合作医疗参保率、农村养老参保率明显上升,反电诈有力推进,邪教几近绝迹。“凉亭夜话”推行以来,县乡村干部普遍觉得各项工作好做多了,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当面交流次数多了,为群众办了实事好事,群众切身体会到了干部的真心实意,干群关系贴近了。

相关推荐
打出防汛抗旱“漂亮仗”

打出防汛抗旱“漂亮仗”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广大基层干部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时刻绷紧以人为本的“思想弦”、以预为先的“责任弦”、闻讯而动的“行动弦”,确保防汛抗旱路上“一丝不

2025-07-25 07:21:00

肃北税务:“强基”助企添动力 提质增效谱新篇

肃北税务:“强基”助企添动力 提质增效谱新篇

近年来,肃北县税务局紧紧围绕“强基础、提能力、促规范、优服务”的目标,扎实推进“强基工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税务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硬支撑”基层税务工作千头万绪,队伍建设是关键。该局坚持把提升干部素质作为“强基工程”的核心任务,持续

2025-07-21 12:02:00

【2025法治中国行·陕西站⑨】长安:“智护云平台”接入综治中心 高效线索处理减轻群众诉累

【2025法治中国行·陕西站⑨】长安:“智护云平台”接入综治中心 高效线索处理减轻群众诉累

【来源:陕西检察】 7月11日,“法治中国行・高质效办案在基层”采访团走进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聚焦检察“双进”融入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创新实践。在长安区综治中心,长安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宏刚向记者介绍了“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的相关情况。群众不仅能在综治中心一站式反映涉法涉

2025-07-12 09:38:00

洛阳伊滨区:这样的培训有创新有效果

洛阳伊滨区:这样的培训有创新有效果

韩晓艳/文图日前,洛阳伊滨区聚焦“两高四着力”,贯彻落实河南省委、洛阳市委全会精神,2025年科级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培训。此次干部培训,伊滨区跳出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框架,构建了一套立体化、实战化的赋能体系,令人耳目一新。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邀请专家“传道授业”,更在于精心设计的多元实践环节,真

2025-07-12 09:13:00

把好成才“方向盘” 筑牢基层“桥头堡”——安徽、河南、黑龙江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把好成才“方向盘” 筑牢基层“桥头堡”——安徽、河南、黑龙江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把好成才“方向盘” 筑牢基层“桥头堡”——安徽、河南、黑龙江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韩朝阳、王君宝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河南、黑龙江等地紧抓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等重点对象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促进广大党员

2025-07-11 17: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