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雄安:新城见“绿”

时间:2025-04-01 17:34:00

中新网雄安4月1日电 题:雄安:新城见“绿”

中新网记者 陈林

从千年秀林的萌发新绿,到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的“零碳大厦”,春日里的河北雄安新区,“绿”意随处可见。在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现代化新城,绿是一种颜色,也是发展理念。

“先植绿、后建城”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当这座新城的规划编制还在进行时,“千年秀林”就已工程启动,雄安新区开始大规模“植绿”。

雄安新区设立8年来,这里已实现从“一块地”到绘就“一张图”、再到建起“一座城”的华丽蝶变,累计造林48.1万亩,绿化面积达74.1万亩。

春日里的白洋淀,春风吹拂下微波荡漾,淀边柳树已添新绿,淀内芦苇也吐出了绿芽。经过生态修复治理,目前白洋淀水质提升并稳定保持在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雄安新区的绿,不止于林和淀,还有城市公园。雄安以水润城,打造公园城市,悦容公园、金湖公园、郊野公园早已建成投运,中央绿谷等大批园林工程每天吸引着民众赏花观景。“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处处是游园”的规划愿景正成为现实。

3月31日傍晚,雄安新区悦容公园景色。中新网记者 韩冰 摄

绿色低碳成为建筑“时尚”

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今,每天都有大量客流通过这里,往返北京和雄安。

距此数百米的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顶部满铺了光伏板,中间部分铺有光伏发电玻璃。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机电设计经理张文亮告诉记者,这里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流,每年总发电量可达25.25万千瓦时,实现建筑电力能源的自给自足。

该项目的绿色低碳还体现在地源热泵系统。张文亮说,通过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为展馆提供了供暖和制冷服务,夏天将室内热量排至地下存储,冬天再将地下热量取出供室内使用,可有效维持排取热量和地下生态环境平衡。

从已建成投用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到正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雄安之翼”大剧院,再到刚运营的雄安体育中心,在雄安的城市建设中,绿色低碳的建造技术被广泛应用。

“在雄安新区,建设低碳和零碳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建筑时尚。”张文亮说。

图为3月22日记者探访雄安体育中心,这是雄安新区首个近零能耗场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40%。中新网记者 翟羽佳 摄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鲜明底色,也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无论是当地率先培育发展的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三大产业链,还是前瞻布局的生命科学、未来能源、未来产业科技服务三大新增长领域,都避开了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领域。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雄安新区,正努力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

雄安的绿色发展,也体现在“无废城市”建设上。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从规划建设初期就融入“无废城市”理念的试点城市,这里有焚烧垃圾转化成热能、电能的“无废”场景,也有编制全国首套“无废城市”主题教育读本的传播实践。

据了解,雄安新区致力于在多场景构建“无废细胞”集群,截至2024年底已开展建设各类“无废细胞”633个,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格局。

从小在白洋淀畔长大的李维说,在雄安绿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为了白洋淀水质更好,村民生活垃圾多年前已实现日产日清。“淀中村、淀边村生活污水也实现了有效收集处理。”(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推荐
新就业群体:服务有温度 城市添光彩

新就业群体:服务有温度 城市添光彩

  南昌新闻网讯 在南昌大街小巷,文明服务的温暖画面随处可见:公交驾驶员耐心等候老人落座才启动车辆,网约车司机主动下车帮乘客搬运行李,外卖骑手在准时送达后的一句“祝您用餐愉快”让人心头一暖……这些细微之处的文明之举,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整座城市,让英雄城的文明底色愈发鲜亮动人。  车轮丈量城市 言行皆

2025-07-26 09:01:00

百姓看联播 | 智能排水车专治城市“看海模式”

百姓看联播 | 智能排水车专治城市“看海模式”

随着雨季来临,强降雨天气频发,城市积水内涝的风险升高,如何才能实现快速排水?邯郸亮出新招。最近,邯郸来了一批防汛机器人小伙伴,它们能在排水防涝中快速反应,让排水更高效更智慧。其中一种智能排水车叫作子母式排水抢险车,别看它是个大块头,大车包着小车,在城市防汛中可是个变形金刚,专治地下车库、涵洞隧道等复

2025-07-24 20:24:00

跨市交通畅通区域发展血脉

跨市交通畅通区域发展血脉

日前,官方透露深圳、东莞正在推进两条跨市地铁对接。这意味着规划已久、延宕多年的深莞跨市地铁有望继续推进,深圳或将告别没有跨市地铁的历史。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我国正在进入跨市交通时代。跨市交通在近十几年的交通发展中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截至2024

2025-07-21 07:19:00

河南21项举措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城市”加速进阶

河南21项举措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城市”加速进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7月17日记者获悉,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近日联合印发《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城市高效能治理,谋划部署21项重点任务,系统构建了我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工作的

2025-07-17 11:43:00

如何避险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汛期知识一文了解

如何避险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汛期知识一文了解

央视网消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是主汛期防御的重点灾害之一。山洪灾害通常短时突发、水流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我国每年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中,约70%是山洪灾害造成的。那么,山洪来了该如何避险?山洪常常发生在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等地。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

2025-07-13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