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游客在网红景区游玩时被强行拉拽拍照,拒绝后遭恶语相向;某地汉服店因旅拍选片大打出手,店家游客双双被拘。而类似旅拍纠纷,其实并不少见。
旅拍并非新鲜事,多年前各大景区就都有“到此一游”的经典打卡摊位。不过,随着这些年体验式文旅消费兴起,旅拍早已不再局限于拍照,而是提供服装、场景、拍摄、修图等一条龙服务。结婚旅拍、旅行写真、亲子旅拍等,各种细分主题也迎合着游客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除了服务多元,旅拍之火还在于契合了年轻人的情绪需求与表达欲望。“出游”即“出片”,“看景”变“入景”,从过客变为定义美景的“创作者”,别样体验深受热捧。

然而热闹之下,旅拍行业也滋生出不少乱象。服务差、收费乱、强行拉客、破坏文物、占道拍摄、扰乱秩序,“旅拍刺客”令人防不胜防。出来玩,图的就是开心二字。本应留住美好瞬间的旅拍,岂能倒给游客添堵?备受诟病的“旅拍刺客”,寒的是游客的心,凉的是旅游市场,更可能败坏城市形象。
目前看来,旅拍之乱,与流动特性紧密相关。拍摄者是流动的,往往通过“打游击”方式躲避监管,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十分困难。同时,游客也是流动的,大家人生地不熟,即使遭遇“刺客”也往往不想过多纠缠。商家也多仗着“旅拍就是一锤子买卖”,坑起人来毫无顾忌。
问题已经明确,就应对症下药。一方面需要明确监管主体,拿出实打实的监管举措,惩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公约,引导诚信经营。一些旅游景区专门成立旅拍行业协会,要求旅拍经营者穿着协会统一发放的工作服,并发布服务规范对旅拍服务机构的资质、设备、服务流程提出具体要求。这样的自主探索,很值得推广。
“买卖信为本,经营礼当先”。规范旅拍,是旅游市场治理的一部分。诚心诚意为游客送上一份可以带走的美好,也是在为城市打招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陈雨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