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暗香疏影
【成语拼音】: àn xiāng shū yǐng
【成语释义】: 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澹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梅花。
【成语例句】: 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成语典故】:
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林逋曾在江淮一带漫游,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一生无妻无子,特别酷爱梅花与白鹤,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著名诗篇《山园小梅》表现出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成语寓意和象征】:
寓意:
清新脱俗: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常用来形容梅花的清冷孤傲。
高洁雅正:代表高洁的品格和雅正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人文情怀的体现。
才气谯溢:象征着才气横溢,凌寒独开的品格高贵。
象征:
民族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繁荣昌盛。
高洁品格:梅花因其凌寒独放的特性,被视为高洁品格的象征。
文人审美:宋代文人通过咏梅诗词,将梅花的形象文人化,寄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时代特色:梅花意象在宋词中彰显了词人的鲜明个性和共同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文人的心态和文化意蕴。

文化意义:
“四君子”之一:“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各自象征着不同的优秀品质,其中梅花象征着傲。
“岁寒三友”:梅花位列“岁寒三友”(梅、竹、石)之中,代表着在严寒中依然能够绽放的坚韧精神。
“暗香疏影”不仅是对梅花香味和姿态的形象描述,更是对梅花所代表的高洁品格、民族精神以及文人审美情趣的象征。这一成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